2021年初,化工原材料价格跟着原油价格一路暴涨。在BOPA行业,看得见的是上游原材料行情水涨船高,看不见的是更加“凶猛”的暗流涌动。
春节前夕,全球最大的BOPA供应商厦门长塑对外宣布,新增5条高端BOPA生产装备,预计年内开始安装,全部投产后,产能有望增加超10万吨。而据业内人士透露,厦门长塑未来还会再投3条产线,约6万吨产能。
一条看似普通的消息,隐藏了巨大的信息量。对BOPA行业来说,厦门长塑的这次扩产动作,无疑是颗重磅炸弹。或许,BOPA行业新一轮“军备竞赛”的冲锋号就此正式吹响。
文章来源:大京网
1
危机四伏:产能过剩逐年加剧,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
众所周知,BOPA是重要包装材料之一,具有高强度、高韧性、耐酸碱、气体阻隔性强等优点,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、日化、医药、电子等领域。在消费升级的利好趋势下,BOPA发展前景和增长空间,被长期看好。
但是,从目前全球BOPA市场供需增长趋势来看,产能过剩正在逐步加剧。
从需求端来看,2019年BOPA全球需求约37万吨,其中国内需求量约为15万吨,占比约40%,亚太(不含中国、日本)需求占比约23.5%,欧美需求占比约20%,日本需求占比约13.5%,其他地区需求占比约3%(主要需求集中在中东地区)。
在高端食品、新能源、医药等领域消费升级需求的带动下,预计全球BOPA需求增速将保持在9%左右,其中国内需求也保持约10%左右的高速增长,预计到2025年国内BOPA需求约30万吨。
再看供给端,2019年BOPA全球产能约44.6万吨,国内BOPA产能约25万吨,由于受技术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,部分产能无法全部释放,供需结构尚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。
全球主要BOPA生产企业产线产能分布表(截至2019年) | ||||
序号 | 生产企业 | 国家 | 生产线 | 年产能(吨) |
第一梯队 | ||||
1 | 厦门长塑 | 中国 | 11 | 94000 |
2 | 尤尼吉可 | 日本、印尼 | 9 | 41000 |
第二梯队 | ||||
3 | 晓星薄膜 | 中国、韩国 | 5 | 37000 |
4 | 运城塑业 | 中国 | 4 | 35000 |
5 | 沧州东鸿 | 中国 | 6 | 33000 |
6 | A.J. Plast | 泰国 | 3 | 24000 |
7 | Oben (Sigdopack SA) | 智利 | 2 | 22000 |
第三梯队 | ||||
8 | 其他 | 全球 | 33 | 160000 |
合计 | 73 | 446000 |
数据来源:根据公开信息整理
长远来看,全球多家企业都有扩产计划,未来供需矛盾将陡然加剧。不完全统计,未来三到五年内,全球BOPA新增产能预计将达到26.5吨,相比2019年,产能将增加约47.7%。其中,厦门长塑新增8条产线,预计增加16万吨产能;运城塑业计划新增4条产线,预计增加4.5万吨产能;尤尼吉可计划新增1条线,预计增加1.1万吨产能;神马、金田、天津国威共计划新增4条产线,预计新增约4.9万吨产能。
2022-2024年或将迎来全球新一轮扩产高峰期,若上述新增产全部实现,预计2025年,全球产能将达到71.1万吨。按照目前的市场增长趋势,2025年全球BOPA市场需求预计为62万吨。届时,BOPA行业将面临较大的产能过剩压力。
全球产能持续增加,市场将持续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,必将加剧各厂家全面竞争,新一轮行业洗牌恐怕在所难免。
2
路在何方:布局差异化产品,抢占新市场新应用
全球BOPA供大于求的局面,在未来三五年内恐怕是在所难免的“灰犀牛”。企业要想在风高浪急中保持稳步向前的势头,首先必须抓住市场发展的新趋势、新机会,并提前布局,抢占发展先机,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占据主动。
知名市场咨询公司TechNavio预测,全球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在2019年至2023年间,或将达到316.9亿美元,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,对包装材料的需求也将从量和质两方面提升。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塑料产业的政策导向,功能化、定制化、绿色化已成为包装材料的发展方向,以满足下游行业日渐升级的需求。
因此,在普通BOPA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,BOPA的发展必将朝着具有高附加值、高功能性的方向发展。
从BOPA应用领域来看,食品领域应用依然占据大部分,占比约70%;日化领域其次,占比约18%;医药市场增长快速,占比约5%;消费电子类和软包电池分别占比3%和2%;其他应用领域(冷链、军工、建筑等)占比2%。
未来,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,食品、日化两大主要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,而以高端食品、医药、电子、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市场新应用,将迎来高速增长期,其中,应用于软包锂电池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率预计高达30%以上。
(1)食品包装新趋势,锁鲜、健康、便利
消费升级下,食品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,高品质、健康、美味、便利的食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,由此也带动了包装材料的升级。包装材料的升级,首先体现在锁鲜功能上。无论是短保糕点还是风味食品,在满足高温蒸煮、低温存储等基础功能外,如何通过提高阻隔性满足食材锁鲜锁味的需求,延长食品货架期和售卖半径,将成为BOPA创新的方向。
疫情之下,速食类食品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。英敏特发布的《2020亚太区食品饮料行业趋势》中表明,近年来,自热食品快速增长,背后离不开耐储存包装。中国消费者寻求更高的便利性和餐饮口味体验,也刺激了丰富多元的自热食品推向市场,而新冠疫情无疑促使其销量进一步提高。
预制菜的异军突起增加了对锁鲜包装材料的需求。川财证券数据显示,以速冻食品、预制菜为主的家庭半成品行业发展迅速,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约1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约 2600 亿元,预计2021年超过3000亿元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预制菜品。根据对于食品消费观念转变趋势的调查显示,67.1%的人认为传统烹饪方式麻烦,90.1%可以接受速冻主食,18-30岁年龄段仅有8.8%的人表示享受烹饪的乐趣。